|
採訪/王紹媛
諮詢/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邱政洵
|
幾乎所有的小孩子,對到醫院看病,都會有害怕、恐懼心理,造成原因如:對陌生環境的不安、醫師檢查過程的不適感,及身體不舒服造成的情緒反應等。有就醫恐
懼的孩子,家長應以正面鼓勵方式,解除孩子的焦慮與害怕,才能讓孩子順利得到醫師診治。
媽媽:「琪琪,準備好了嗎?媽媽今天要帶你到醫院打預防針?」
琪琪:「醫院好恐怖,打針好痛,我不要去醫院。」
媽媽:「不行,已經跟醫師約好了,一定要去。」
琪琪:「我不要去啦,哇哇哇……」
孩子為什麼害怕上醫院?
常可以看到,父母抱著生病的寶寶到醫院就診時,腳都還沒有跨進醫院門檻,就聽到寶寶哇啦啦的哭聲,且還不斷搖頭表示不要進去醫院;有些孩子還會抱住媽媽的
大腿,甚至坐在地上大哭,就是不肯乖乖進去醫院。
到底醫院有什麼可怕的魔力,讓孩子抵死不從?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指出,孩子會害怕醫
院、醫師的原因,大致可歸納以下幾點:
-
寶寶生病時,最需要的是家長的呵護與安全感,來忘記身體的不舒服和焦慮情緒;但這時候帶他到一個陌生的醫院環境,及陌生的醫師,要對自己身體進行各樣檢查
和治療,很容易產生排斥的情緒。
- 以前就醫時發生不愉快的經驗,造成孩子揮之不去的惡夢,所以只要一想到要看醫生,就會很害怕。如:醫師
檢查時,將硬硬的鴨舌板,直接放入寶寶的嘴巴裡,因而造成喉嚨不舒服、嘔吐等情形;護士阿姨很兇,打針時很用力,寶寶因此產生驚嚇。
- 家長平常管教孩子的時候,常會以「你再不乖,媽媽就帶你到醫院,請醫師叔叔幫你打針。」父母經常用「醫
師打針」來恐嚇威脅小孩,日積月累下,就造成孩子害怕就醫的情結。
- 寶寶如果每次去醫院幾乎都得挨一針,如生病、預防接種等,當然寶寶會對去醫院感到恐懼。
建立良好形象 克服就醫恐懼
由以上可知,孩子對醫院產生恐懼的原因,不外乎是當生病的時候,所產生的不安情緒反應;或上醫院就診時,對陌生環境和醫師檢查過程不舒服;或打針時感到恐
懼與害怕。邱政洵醫師說,孩子們都難免要到醫院看病,又幾乎很多的孩子一到醫院後,就會感到害怕和緊張,面對寶寶的情緒反應,常讓父母頭疼不已,因為既要
擔心寶寶病情,又而看到小寶貝哭鬧不止,真是又心痛不已,那麼,如何消除孩子對到醫院看病就醫感到恐懼害怕呢?這還需從家長、醫師、醫院三方面著手才行。
*家長可以做的
-
由熟悉人帶去醫院。一般來說,剛出生的寶寶對於上醫院並不會感到恐懼,會感到恐懼害怕的,多半是九個月大寶寶,因為這階段的寶寶開始會認人,對於陌生的環
境及人會產生恐懼感,如果又剛好碰到寶寶生病時,更是缺乏安全感。所以這個時候,帶寶寶上醫院的責任,最好由熟悉人來做,讓孩子感覺熟悉及有安全感,自然
能減低不少害怕的感覺。
- 不以醫院嚇唬孩子。要降低孩子對醫院的恐懼感,最重要的是,不要隨便拿醫院的名字來嚇唬孩子。例如:平
時孩子調皮搗蛋或犯錯時就恐嚇他說:「如果你再不聽媽媽的話,將飯吃完,等下就帶你去醫院請護士阿姨幫你打聽話的針。」或「如果你再調皮搗蛋,我就帶你到
醫院找醫師叔叔打針。」此外,在醫院等候醫師看病時,家長不斷地提醒孩子:「等下醫師檢查要乖乖的,打針的時候不要亂動,知道嗎!這類恐嚇的話,都會讓孩
子懼怕去醫院及看醫師。
- 用遊戲減輕焦慮。透過遊戲或角色扮演,讓孩子能得知即將面對的醫療處置,以及在醫療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
人物與治療,減少就醫時產生的恐懼。例如寶寶是小兒科醫師、小兔子是護士、小熊是小Baby。小熊生病了,所以寶寶現在要幫小熊量體溫、檢查身體,然後還
要請小兔子護士幫小熊打針……。
- 透過故事引導。平時父母不妨以說故事的方式,讓孩子對身體健康有所認識,例如:生病了為什麼要看醫師?
為什麼要吃藥?除此之外,也可以買些介紹醫院及醫療工具的故事書,讓孩子先了解醫院有哪些人事物,降低去醫院時的恐懼。例如:醫院裡有醫師叔叔、護士阿
姨,醫師叔叔會拿像手電筒的東西,將燈照在寶寶的喉嚨,看看有沒有壞東西在裡面,然後把細菌殺死,寶寶就可以恢復健康,不再痛痛了!
- 事先溝通。父母可以在上醫院前與孩子先溝通解釋,例如:「等下去醫院不一定會打針,不要緊張;寶寶可以
跟醫師說哪裡不舒服,然後請醫師叔叔幫寶寶找出細菌。」或是請有經驗的哥哥姊姊做經驗分享,都可以減少小朋友不肯上醫院及哭鬧時的機率。
*醫師可以做的
-
掌握看診技巧。醫師看診的態度看專業技巧,也會影響寶寶看診情緒。例如:當小朋友進入診間時,不要馬上問診、看病,可以先和孩子聊聊天,做些不引起孩子焦
慮心理的互動。「妹妹,今天的衣服好漂亮,是媽媽買的嗎?」「這是糖果、這是餅乾,等下叔叔檢查完,你可以自己拿一個喜歡的吃!」
除此之外,醫師檢查寶寶身體的順序也是很重要的,可以先從量體溫、聽心臟等開始,而看喉嚨、檢查耳朵等,會使寶寶不舒服的留到最後再檢查,可減少小孩對就
醫的焦慮恐懼與不適。
- 給小禮物當獎勵。小兒科醫師桌上可以擺放些小朋友的玩具、糖果、小玩偶、小貼紙,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
力,減少看病時的不安,在做完檢查之後,可以當作獎勵小朋友的禮物,讓看醫師不再是件恐懼的事情。
- 衣服穿著柔和。大部分醫師都是死板板的白色衣服,如果能夠穿著柔和色彩的服裝、卡通圖案的領帶等,也可
以轉移小朋友對醫師的恐懼感。
*醫院可以做的
溫馨的就醫環境:醫院裡陌生環境、藥水味和針筒,是令小朋友產生恐懼與排斥到醫院的原因之一,但是如果能提供一個歡樂、有趣又安全的兒童看醫環境,使每個
孩子就醫時能有如在家的感受和溫馨,將能減少心裡的懼怕和身體的不舒服。例如:在兒童看病的地方,牆壁上有溫馨、可愛的卡通佈置、有小朋友喜愛的節目影
片、玩具和遊戲等等,讓病童可以在娛樂中一邊待診、一邊遊玩,打發無聊的時間外,也能降低就醫時的恐懼。
事前鼓勵、平常心看待
當孩子生病的時候,會因為生理上的病痛變得比較悲傷、脆弱,如果又要到醫院就診,則面對環境的陌生和醫療過程中所帶來的不舒服,其焦慮和不安,只能以不斷
的哭喊,來表示抗議。所以父母應溫和對待孩子的排斥與情緒反應,並透過事前的心理準備及鼓勵,即讓孩子減輕上醫院的恐懼。
|
ephil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